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规章制度 > 教学改革与研究 > 正文

教学改革与研究

西京学院关于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0-09-07 浏览量: 作者: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和陕西省教育厅《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陕教〔2020〕171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促进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着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使各门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有效转化为育人优势,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课程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向同行,培养人格健全、信念坚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目标任务

1.总体目标

按照“精准培育、逐步提高,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分阶段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思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爱国情怀、民族精神、人文素养及创新思维与社会热点等融入专业教育,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同频共振,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在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和“优课”中,优先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和教学团队,在“十四五”末基本形成各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广大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教学能力全面提升、课程思政教育与评价机制基本健全的育人新格局。

2.主要任务

聚焦课程课堂,实施分类建设,着力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不断强化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明确课程思政建设任务,强化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多措并举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与教学能力;建立协同融合机制,努力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两张皮”问题,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着力营造立德树人氛围,健全课程思政建设激励机制,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保障,使课程思政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卓见成效。

从2021年起,每年培育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50门左右。一是在已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及“优课”中,遴选一批基础较好的课程,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其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方面的优势拓展,培育一批“精品”课程思政项目。二是通过思政课“大练兵”、课堂教学创新大赛遴选一批课程,予以重点扶持,培育一批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思政教育潜移默化、教学方法优势鲜明的创新型课程思政项目。三是重点扶持师德标兵、教学名师及名师培养对象的课程建设,培育一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具有示范引领性课堂。四是充分利用省级、校级实验教学平台及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结合校内外教学资源,挖掘实践类课程的育人元素,形成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实践类课程。五是组织知名教授、教学骨干、科研骨干,结合自身学科特色与特点,开展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特色系列讲座,宣传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科技发展成果、优秀文化成果及学校办学成果,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强化学生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二、以课程课堂为载体,科学建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

(一)总体要求

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建设要紧紧围绕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职业理想、道德修养等重点内容开展建设。

1.秉承“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按照新工科、新文科建设要求,结合课程性质特点,以内容体系建设为重点,以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为核心,强化潜移默化的教学方法研究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突出课堂教学效果,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明确课程思政的内容和要求,根据不同专业类别及课程特点,将思政内容贯彻落实到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授课计划、教案设计及课堂授课的每个章节,确保思政教育内容内在逻辑的统一性、与学生思想现状结合的密切性、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性。

3.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优化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推进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改革,使课程思政教育鲜活、生动,入心、入脑,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4.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标准与评价指标,纳入课程教学与专业育人评价内容,着力提升思政育人效果。

(二)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程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精神、职业道德、脱贫抗疫时事热点等重塑课程内容体系,课程教学要坚持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其中,美育类课程要促进学生对优秀艺术作品和人类文明真善美的理解,提升感性鉴审能力,激发创造创新活力;体育类课程要强调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创新创业类课程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在“敢闯会创”的亲身参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基础知识、创业技能及创业思维;中华文化与历史传承类课程要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和文化传承有生动的体会和担当,强调爱国主义与民族情怀,培养学生用社会科学方法审视国际与国内社会,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担当。

在公共基础课中优先推选《高等数学》《自然科学概论》《艺术鉴赏》等课程思政示范课,同时加快《大学英语》《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等课程的培育建设,逐步实现公共基础课程思政示范课全覆盖。在深入做好现有公共基础课程思政建设基础上,聚合资源,重点建设一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公共选修课。

(三)专业教育课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基本载体,在构建专业课思政教学内容体系中,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匠心精神+艺术素养”办学特色,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专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每个专业每年遴选2-3门专业核心课,形成示范并推广,逐步实现全覆盖。

1.文学类专业课程。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新闻传媒类专业课程教学要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正确的舆论观、媒介素养、新闻伦理等融入教学内容,紧跟5G时代,顺应“智媒体”发展,运用全媒体授课形式,培养学生专业操守、职业道德、思想信念、新闻敏锐和专业技能,进而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语言类专业课程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西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自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教学过程,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了解多元国家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客观理性看待中西方文化,尊重与珍爱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提升文化自信。培养学生根植于心底的家国情怀,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责任感与担当意识。

2.经济学类专业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要强调“经世济民”思想内涵,深挖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与合作、国际金融等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一带一路”倡议、中美贸易摩擦、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热点问题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增进学生对国际经济形势、贸易政策和现实问题的认识,增进对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理解,进而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增强诚信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法律意识、合作意识和国家情怀,经世济民,用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奉献社会、报效祖国。

3.管理学类专业课程。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社会问题,培育学生创新思维、诚实守信、谨慎细致、合作共赢、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和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财会审”专业课程要围绕国家经济管理政策和财会审税等法律法规,借助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科学思维、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契约精神和团队精神等融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工匠精神、法律意识、诚信品质、谨慎细致的职业素养,提升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立场坚定、品德高尚、素质全面的“财会审”专业人才。

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要以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紧紧围绕理想信念、初心使命、政治站位、两个维护、依法履职、清正廉洁、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人民公仆等关键词,将爱国主义、公共精神、法治精神、诚信敬业等落实进专业课程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立场坚定、爱岗敬业、热心服务、勇于实践的公共管理高素质人才。

4.理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培育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耐心专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应用型人才。

应用化学专业课程要有机融入科学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绿色发展、环境保护、思维方法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要挖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观)、科学精神、爱国情怀、人文精神、责任担当、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等课程思政内容,结合对十九大报告、中国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解读,引领学生热爱专业、学术规范、重视实践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探求真理、心系民生的社会担当。

5.工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和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鲁班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机械类专业课程要强化学生的工程训练和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的职业素养训练,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敢于奉献、精益求精、孜孜以求、一丝不苟的大国工匠精神。紧跟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和现代工程新业态发展,充分挖掘和发挥中国大国重器“天宫”“蛟龙”、国产航母、国产大飞机、高铁……的教育引导作用,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树立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专业报国和服务社会的志向,引导学生对国家制造装备、智能制造政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立志成为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奋斗终生的新时代人才。

土木类专业课程要注重渗透专业伦理,提升学生安全责任、绿色环保、拒腐防蚀的意识,强化自律品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挖掘并运用专业历史和人物教育作用,融入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的发展成就,培养学生崇尚科学、勇于创新、勤于实践、追求卓越的鲁班精神和服务祖国的奉献精神。

信息类专业课程要关注信息行业、产业发展新业态,紧跟我国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IT技术的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技术操守、钻研精神、理想情怀、爱国精神,挖掘科学家、学者、大师科学人生的教育作用和华为等中国企业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增强民族自信、自豪感,培养学生国家情怀、理想信念、责任使命、协作创新、勤劳奉献的工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医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将医学历史、爱国情怀、科学精神、人文思想、哲学原理、中华文化、审美素养、伦理道德、评判思维、大健康观、核心价值观等有机融入到教学内容,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热心服务。提升学生科研思维、创新意识、职业道德和人文修养,提高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做有温度的好护士和好医师。

7.艺术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突出培育创造性的思维、高尚的文化素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传统文化、时事热点、万钧精神与西京文化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实践类课程

专业实验实践课程,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提升学生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科学态度,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注重让学生“敢闯会创”,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社会实践类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劳动观,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弘扬劳动精神、实干精神和工匠精神,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扎根三秦大地了解民情社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在实践类课程中优先培育依托省级、校级实验教学平台或项目的课程,每个专业每年遴选1-2门课程,形成示范引领,推广带动,逐步实现全覆盖。

三、强化思政课建设,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

(一)全面加强思政课建设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脑入心为主线,全面加强思政课程建设。一是明确思想政治理论示范课建设标准,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从学生所思所想、社会热点、国际国内形势、现实问题等导入教学内容,领悟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按照“建设标准”将现有4门思政课全部纳入学校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倾斜支持思政课教师的“优课”建设项目立项。二是全面推进“翻转课堂+课堂串讲+课堂讨论+课外研读+实践求证”的“五位一体”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着力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课程教学设计,改善学生学习方式与方法,革新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提升教学效果。三是着力建设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以课程组为单位强化集体备课和教研,打造系列精品教案、精品课件、精品教学案例;引进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库,并与学校教师的课程资源有机结合,将秦汉唐传统文化、陕秦特色文化、延安革命文化、西京故事等鲜活素材充实进思政课案例库,构成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做实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探索改进课外实践内容、载体与方法,做到实践与理论互补共振。四是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课堂创新为抓手,以入脑入心为目标,集教师能力提升、课程资源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于一体,实施课堂革命,更新理念、革新手段,凝练内容、改进方法,提升效果,打造高水平的精品示范课。

(二)认真落实思政课“三进”工作

思政课程建设必须在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上下功夫。一是严格落实教材选用制度,坚持选用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统编教材,同时组织思政课教师根据教学实践,自编参考书、讲义、学生辅导书、教学案例等材料。二是抓好“课堂教学”中心环节,整合教材内容开展专题讲授,并充分运用选修课、党课、讲座等辅助平台,积极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教师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理论文献,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并在课堂紧密结合学生的需求和认识特点,采用多种措施与方法调动学习积极性,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生头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发挥思政课程的示范引领,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是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有效解决思政课与专业课“两张皮”问题,一是要着力促进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准确理解、把握课程中育人、育才方面的内在联系,在专业教育中找准思政教育的融合点和切入点,一体构建与设计教学内容。二是要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衔接,思政课程要主动发挥主渠道作用,在课程思政教育内涵把握和入脑、入心方法上强化示范引领,提升教学效果;专业课教师要主动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实质,向思政课程学习思政教育方法,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通过集中培训和研讨会等形式,搭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衔接的平台和渠道,强化沟通交流,促进有机衔接。三是要强化一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第二课堂要保持第一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维度,在第二课堂的“温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任课教师要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指导,辅导员要坚持下班级听课,准确把握第一课堂思政教育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四、强化一二课堂衔接融合,形成思政育人大格局

(一)完善“1+4+N”第二课堂思政育人体系

以价值塑造为主线,突出知行合一,聚焦4个模块,打造N个项目,按照点面结合、共性与个性教育兼顾原则,完善“1+4+N”第二课堂思政育人体系。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模块要依托“特色主题班会”,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强化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情怀、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突出主题、突出特色,注重学生自我教育,强化辅导员的活动设计引导作用。依托校内外第二课堂实践平台,广泛深入开展科学文化素质、实践能力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模块实践活动,深入挖掘主题教育活动的思政元素,注重打造品牌活动、系列活动,注重寓教于乐,扩大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活动的育人效果;注重活动内容与第一课堂的衔接与拓展,深化和丰富活动内涵,并紧密结合学科竞赛课外训练、“大创”项目课外调研与实践等活动,形成互补共进。各书院灵活设置的N项教育实践活动项目,要强化活动的顶层设计,凸显书院育人特色与品牌,主动与对口学院联系,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双院协同”开展活动,确保活动教育的特色与效果。

(二)围绕第一课堂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紧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对现已开展的入学教育、学生党团及班级建设教育、心理咨询与服务教育、资助与服务教育、文明离校教育、书院特色文化品牌教育、对口协议教育(学业指导)、寒暑假实践活动等12项教育实践活动(项目)进行全面梳理,突出主题性,强化针对性,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于一体,发挥实践活动的多重育人效能。充分发挥大学生所学的一技之长,广泛深入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万名学子扶千村”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使第一课堂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提升,使学生了解社会、深化家国情怀。

着力打造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平台。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和专业特点,书院搭建与专业契合度高的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平台,通过开展专业主题鲜明、思政元素丰富、形式活泼多样的实践活动,实现第二课堂与思政课和专业课的精准有效对接,形成思政育人合力。全面梳理已开展的各种节日纪念庆典和校园文艺文化活动,凝练主题与特色,形成主题明确、特色鲜明的高质量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品牌;依托学科竞赛、“大创”项目、“挑战杯”等活动,完善激励机制、吸引学生广泛参与,着力完善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平台;依托全校400多家校外实践基地、校友企业和“两感信”等活动,强化组织、引导与管理,搭建高水平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以强有力的平台支撑、保障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成效。

(三)充分发挥学业导师在第二课堂中的育人作用

学业导师是一二课堂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的“桥梁”。学业导师在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思想、文化学习、社会实践等各个教育环节,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当好“大先生”。学业导师在组织或参与第二课堂活动中,要把价值塑造放在首位,采用课程思政的方法与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开展思政教育,使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思想认知见诸于行动中。

加强学业导师的培训与管理,强化学业导师的育人意识,改进学业指导与思政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不断提升学业指导水平;加强学业导师与辅导员的联系与协作,强化学业指导的“双院协同”,形成育人合力;建立完善学业导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业导师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业导师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全员育人意识,营造思政育人氛围

全体教职工要明确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自身的根本职责,要结合自身工作性质、特点和实际,不断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意识,把立德树人作为每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融入到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等各个环节,出实招,干实事,见实效。教职工日常行为均要体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使课程思政的要求能够在校园各个角落和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延伸和体现,形成全员育人格局。任课教师、辅导员、各类管理人员要加强育人工作的沟通、协作与配合,形成育人合力。

大力营造思政育人氛围,广泛树立教职工育人先进典型,加强育人先进事迹宣传,推广育人经验,充分发挥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学校网站、公众号和大众媒体的宣传作用,唱响主旋律,讲好西京育人故事,传递育人正能量,把各院系的思政教育先进做法、经验进行推广宣传。定期举办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教学经验交流会、研讨会,搭建交流平台,加强交流与宣传,形成全校立德树人良好氛围。

(二)充分发挥教师育人的主力军作用

1.强化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

教师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要树立正确的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强化育人主体意识,自觉站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在做好传授知识、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同时,更加重视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和品位,主动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当好“大先生”。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结合,以自身深厚的理论功底、知识、阅历、智慧和人格魅力滋养学生,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着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思政元素挖掘能力和课程思政教学组织能力是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核心。全面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一是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探索研究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规律,点滴积累,形成本门课程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强化教学设计,在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潜移默化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从学科内在逻辑出发,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找准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想引领、价值塑造,形成富有特色、高效的教学模式。二是全面开展课程思政专题培训,强化对教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职业伦理等专题培训,在教师岗前培训、“卓越教师”培训、“寒暑假业务培训”中增加课程思政培训专题;选派教师到校外学习课程思政建设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邀请校外名师大家来校开设专题讲座,分享教学经验;

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以赛促教,推广课程思政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把课程思政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争做师德标兵和育人楷模。  

(三)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提升思政教育内化效果

1.完善测评体系,聚焦思想道德和知行合一目标

修订《西京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评价实施细则》,加大“思想道德素质”模块测评权重,优化“思想道德素质”模块测评内容,突出日常行为与活动中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民族精神、宪法法制意识”等思想政治内容的考核测评,增加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环节,注重知行合一,突出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不同形式、不同载体和活动中客观、科学地考察评价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克服形式化、脸谱化倾向,强化测评实效。

2.完善工作机制,提升综合素质测评工作效能

一是搭建大学生综合素质信息化测评平台,通过4个模块内容及8个学期测评实现全过程、全要素信息化覆盖,以方便学生参与,提高测评效率和精准性,降低工作成本。二是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学业导师、书院与学院等各方面的测评工作责任与任务,完善测评工作质量标准,优化测评工作流程,强化测评工作考核。三是完善测评激励机制,学生评优评先要参考综合素质测评结果;强化测评效度,测评结果不合格者不得毕业;对于在测评工作中有创新、有实效,成绩突出的单位和教师要表彰奖励。

(四)经费支持与激励机制

1.保证经费投入

学校设立课程思政专项经费,保障支持全校的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课程思政培训和课程思政表彰奖励活动。各院系(中心)经费当量中增加课程思政建设科目,用于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经验交流、专家指导、教师培训、考察学习、教学比赛、表彰奖励等,确保课程思政建设需要。

2.健全课程思政建设激励机制

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教学效果与教师职称评审、教师评优评先等挂钩,形成长效激励机制。

树立典型,强化引领,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先进单位与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对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重奖;在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教师名师等评选中增加课程思政评选内容,充分激发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着力开展课程思政先进典型宣讲活动,及时总结、推广课程思政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以及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