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人格健全、基础知识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能在电力系统分析与设计、电气工程技术、电气自动控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设备操作与生产、管理和维护、试验分析、工程设计、研制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和法律意识;
(二)具有吃苦耐劳、挑战自我、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
(三)具有严谨、求真、求证的科学精神;
(四)具有一定的人文与艺术修养;
(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六)较为系统地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气控制技术,电气传动、新能源汽车等电气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七)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相关的知识技术前沿与趋势;
(八)熟悉各种控制电机分析、选型及维护,C语言程序,新能源开发及利用,上位机系统设计等基本技能与方法;
(九)能熟练掌握C语言、MATLAB、PLC等相关软件,具备电气传动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故障分析与维护等实际工作能力;
(十)熟悉各种工程常用仪表仪器,并能进行简单故障诊断分析,具备综合分析与处理电力系统新能源利用、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机电传动等专业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
(十一)具备相应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十二)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标准与学位授予条件
(一)毕业标准
1.修业期满,修读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
2.取得培养方案规定的183学分,且学分结构符合要求;
3.取得素质拓展教育10学分。
(二)学位授予条件
修业期满,符合《西京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规定,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主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电气控制技术与PLC、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开关电源技术、发电厂电气系统、电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系统建模与控制、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组态控制技术、电气测量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工厂供电、运动控制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电力系统暂态分析、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金工实习B、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设计、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电力电子系统建模与控制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