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将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并熟悉物联网产业链中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输四个环节,具备相关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熟悉电子、射频、无线通信等相关技术,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既具有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又具有创新能力,能够从事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在智能物流或智能工业等领域的设计、开发、管理、维护等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物联网方向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
1.素质要求
(1).热爱物联网专业,对物联网学科的性质和发展具有正确的认知和责任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专业价值观和科研工程献身精神。
(2).具有高尚的道德和职业精神,具有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的精神。
(3).具有创新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主动获取新知识,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物联网发展的态度。
(4).具有良好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2.能力要求
(1).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准确传递物联网知识等信息的能力。
(2).具有熟练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和评估技能,制定系统计划并对不同应用对象实施整体规划维护的基本能力。
(3).掌握物联网关键技术、了解物联网主要技术标准,嵌入式无线和有线系统设计技术、无线通信组网技术等,为用户对象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服务。
(4).具有物联网应用方案设计能力。
(5).具有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需求。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有效获取、评价和利用物物相连信息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物联网科研的基本能力。
3.知识结构要求
(1).掌握与物联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物联网科技发展动态。
(2).熟悉国内外物联网标准。
(3).掌握必需的传感器、电子、通信等专业知识及技术。
(4).较好地掌握物联网系统设计、工业过程监控、自助服务管理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前沿发展趋势。
(5).掌握信息采集、处理和融合、通讯传输等基本理论和方法。
(6).掌握物联网工程应用、科学研究方法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四、毕业最低学分
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211学分,其中课内教学154学分(必修课113学分,选修课41学分),集中实践教学47学分,综合素质教育10学分。
五、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本专业主要专业课程:物联网技术导论、操作系统(Linux)、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无线网络技术与应用、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通信原理、物联网安全概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传感器技术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结合开设课程,有针对性的开展课程设计作业,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数据库课程设计、无线网络技术课程设计、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传感器应用设计、物联网工程综合应用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